一、引 言
財經新聞作為傳播經濟現象、分析經濟形勢的一種新聞體裁,衡量經濟活動效果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經濟指標來進行的,因此財經新聞中不可避免使用各類數據,小到市民的菜藍子、公司經營狀況,大到國家、全球的經濟運行形勢,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數據表現出來。
數據是財經新聞的重要表達元素之一,也是整個財經新聞報道的基石。一些媒體過於強調財經數據的“活”,卻忽略了“真”,掉入財經數據“陷阱”,導致新聞失實或部分失實。
在很多人看來,數據是“鐵板上釘釘子”,不可能存在“陷阱”。但實際上,在日常的新聞采寫過程中,“數據陷阱”無處不在。
並不是說記者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憑空捏造或者虛構數據,而可能是記者在采訪中不夠細致、嚴謹,犯了以點蓋面,以偏概全的 “通病”;也可能是記者被采訪對象蓄意誤導,當然也有可能是記者缺乏相應的基本經濟常識導致理解出現誤差。
二、財經新聞“數據陷阱”出現的原因
1.以偏概全
《雙十二,七成市民要“砍手”》、《新政出台,八成市民表贊同》……這是經常在報紙上出現的財經新聞標題,這樣的財經數據似乎既有“噱頭”又十分“權威”、“真實”。但實際上,只要細加思索和考證,就會發現這所謂的“七成”、“八成”其實存在一定的“貓膩”[1]。
很多記者在采寫財經新聞時,往往為了圖省事,蜻蜓點水般象征性采訪幾個企業或對象,就匆忙統計數據、得出結論。例如《雙十二,七成市民要“砍手”》這篇文章中,這個“七成”市民的比例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是做了詳細科學的統計分析,還是草率、隨意問了問身邊的10個人,剛好有7個人說打算在“雙十二”購物,就匆忙得出的結論。
很顯然,這樣得出的數據和結論,既不真實也不全面。
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記者要采寫某一款商品銷售情況,結果為了圖省事,就匆忙跑了一家超市、詢問了一位營業員,這家超市的地理位置很好,這款商品銷售情況也不錯或者剛好某一日的銷量還可以,記者就匆忙得出結論說商品熱銷,市民搶購。但實際上只要多跑幾家超市,或許就能發現這款商品銷售情況其實很一般,也並沒有出現市民搶購這類情況。
2.概念混淆
財經新聞是這幾年才逐漸被傳統媒體重視的,而目前國內大學中開設經濟新聞專業的並不多,整個新聞行業普遍缺乏既懂經濟又懂新聞的專業人才,很多記者都是半路出家,靠著自己摸索、學習積累了一些財經知識,不過在專業的廣度和深度上都相對比較缺乏,在報道財經新聞時就很容易出現因缺乏相應的基本經濟常識而導致概念混淆,最終反映到新聞中,就是出現錯誤的數據。
一家企業去年的銷售額是200萬元,今年銷售額是600萬元。那么這家企業的銷售額究竟是漲了3倍、還是翻了3番?一些所謂的財經記者甚至連漲幾倍、翻幾番這樣最簡單的經濟問題都理解不清,誤以為兩者就是同一回事。這樣的新聞采寫出來,不僅貽笑大方、誤導讀者,新聞的真實性、公正性、權威性也是大打折扣。
再舉個例子。曾經有一個記者去采訪券商,對方說了很多的專業名詞,例如平倉、追高、定向增發等,但記者平時對股市了解甚少,也沒有提前做好准備工作,聽得一頭霧水,采寫出來的新聞也是牛頭不對馬嘴,明明是抄底,卻被寫成了追高,新聞刊出後,在讀者中引起軒然大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chylex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